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健康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2 11:47:17
《健康研究》(原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1359/R,国际统一刊号为ISSN1674-6449,现已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等的入编期刊,浙江省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本刊编排设有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卫生管理,健康评测,预防医学,防治策略;健康科学基础研究:基本概念,病因病状,研究现状;健康科学临床研究:临床经验,诊疗技术,病例医案;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栏目。竭诚欢迎来自国内外医学相关领域教师、学者、医生、护士和医药科技工作者来稿。
一 注意事项
◆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来稿应不涉及泄密问题,不含任何伪造、欺骗和剽窃的内容,请勿一稿多投。如作者在未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的情况下一稿多投,本刊有权将该作者列入投稿黑名单,影响该作者之后在本刊投稿的审稿周期及录用,情节严重者拒收稿件。
作者署名应实事求是,并保证无署名及著作权争议。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刊登稿件有版权和网络传播权等。稿件一经刊出,即向作者支付一次性稿酬并赠送样刊。本刊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作者另付酬。来稿确认后5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作者可另投他刊。不拟刊用稿件,不退原稿。
◆ 对于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论文,本刊将开辟“精品来稿绿色通道”,在3个月内完成审稿、录用和刊登;对于第一作者为国家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的稿件,录用之后将酌情减免版面费,并在稿酬上给予丰厚奖励。
二 来稿要求
◆ 来稿要求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炼、图表清晰,每篇不超过6000字。
◆ 来稿包括作者姓名,中英文题名、中文摘要、关键词(3 - 5个)、单位地址及邮编,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如为各类基金项目资助的稿件,需注明基金项目名称(编号);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附个人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论文的节段层次序号请采用如下格式:1 ——/1.1 ——/1.1.1 ——。
◆ 中英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保持一致,要求阐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不应出现“自我评价”的字句,以100-200字为宜,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英文摘要时态要保持一致,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尽量使用简单句,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
◆ 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外文字母、符号,须区分正斜体与大小写;用于上标或下标的字母、数码或符号,其位置高低须区别明显。
◆ 图表只附最必要的,标明图序及图题(表序及表题),表格与文字表述请勿重复,采用三线表。
◆ 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等,按正文中被引次序顺序编码,并在正文中用[ ]标注. 中外作者的姓名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作者不超过3位的,全部列出,超过3位的,后面加“,等”或“, et al”;欧美著者姓首字母大写,名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如 Abell B C;外文文献但为中国作者的要写出姓名全拼,名字不得缩写,如Wang Xiao-ming.具体格式如下:
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书名[M].其他责任者(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著者.析出文献名[C]//专著编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题目[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城市(或者会议城市):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学位论文题名[D].城市:论文保存单位,发布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