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写医学论文时,应该如何选择统计分析方法?

时间:2024-11-27 14:46:08

在医学论文写作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于准确解读数据和得出可靠结论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

一、目的


1.研究目的分类

描述性研究:如果只是想描述样本的特征,如患者的年龄分布、疾病的症状频率等,通常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比较性研究:当需要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时,如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疗效的差异,就要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假设检验方法。

相关性研究:旨在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研究患者的血压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可选择相关分析方法。

预测性研究:若想根据一些已知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值,如根据患者的某些检查指标预测疾病的预后,可能会用到回归分析等方法。

2.数据类型辨别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包括连续型数据(如身高、体重、血压等可以取任意数值的数据)和离散型数据(如患者人数、细胞计数等只能取整数的数据)。对于定量数据,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t 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等。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如患者的性别(男 / 女)、疾病类型(冠心病、糖尿病等)。对于定性数据,一般采用卡方检验、Fisher 精确检验等来分析。

二、实验设计


1.样本分布情况

正态分布:如果数据呈正态分布,在比较两组定量数据的均值时,可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两组间比较)或配对样本 t 检验(配对设计,如同一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对于多组定量数据的比较,可采用方差分析。

非正态分布:当数据不呈正态分布时,对于两组间比较可以使用非参数检验,如 Mann - Whitney U 检验(独立样本)或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配对样本)。对于多组间比较,可以使用 Kruskal - Wallis H 检验。

2.实验设计特点

完全随机设计:如果研究是将对象完全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组,如比较 A 药、B 药和安慰剂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于定量数据可以用方差分析来比较组间差异,对于定性数据可以用卡方检验。

配对设计:常见于自身前后对照实验或配对样本实验,如对同一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某一指标进行比较,对于定量数据使用配对 t 检验或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时),对于定性数据可以用 McNemar 检验。

分层设计:当考虑到某些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而进行分层抽样或分层分析时,需要采用分层分析的统计方法,如分层卡方检验或分层线性模型。

三、变量数量和关系


1.单变量分析:只涉及一个变量的分析,如描述某一疾病患者的年龄分布,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若要比较不同组在这个变量上的差异,对于定量数据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正态分布)或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对于定性数据用卡方检验。

2.多变量分析

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如果有多个自变量影响一个因变量,如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等多个因素对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因变量为定量数据)或逻辑回归(因变量为分类数据,如是否发病)。

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基因表达谱数据中多个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来探索变量之间的内在结构和关系。

四、参考文献和专业建议


1.查阅类似研究:查看在相同或相似研究领域中,其他作者使用的统计方法。

2.咨询统计专家:如果对统计方法的选择不确定,可向专业的统计学家或有丰富统计经验的研究人员咨询。他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和研究设计提供最合适的统计方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