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黄瓜搭配蜂蜜酸奶的伏天健康奇迹
时间:2025-07-11 10:29:41
伏天的高温与潮湿常让人体感到疲惫不堪,而一根清脆的黄瓜或许正是对抗暑气的天然利器。这种看似普通的蔬菜,在科学搭配下能激发出令人惊喜的健康效益。医生们发现,当黄瓜与蜂蜜或酸奶相遇时,其营养协同效应甚至能带来超出预期的生理变化。
解暑黄金组合:黄瓜蜂蜜汁的电解质密码
炎夏出汗会导致电解质流失,而黄瓜的含水量高达96%,搭配蜂蜜中的矿物质,能快速补充钾、镁等关键元素。实验显示,两根黄瓜榨汁后可产出近三杯液体,相当于一次性摄入约500毫升富含电解质的天然饮品。更巧妙的是,蜂蜜中的果糖能促进水分吸收,其速度比单纯喝水快23%。制作时若保留黄瓜皮,还能额外获取每142克约10.2微克的维生素K,这对高温下易出现的凝血功能波动具有调节作用。
肠道清洁工:酸奶黄瓜沙拉的微生物革命
当黄瓜遇见酸奶,产生的变化可能让消化科医生眼前一亮。希腊酸奶中的益生菌与黄瓜的膳食纤维形成"微生态联盟",腌制后挤干水分的黄瓜丝能吸附肠道毒素,而乳酸菌则将这些物质转化为短链脂肪酸。临床观察显示,连续两周食用这类沙拉的人群,腹胀发生率降低40%。关键在于处理技巧:先用盐析出黄瓜水分再混合,避免稀释酸奶活性菌,同时加入蒜泥和橄榄油,能增强抗菌抗炎效果。
皮肤水光针:从内到外的透亮奇迹
第三项显著变化出现在皮肤状态。黄瓜中的二氧化硅与酸奶的乳清蛋白结合后,可提升真皮层胶原蛋白合成效率。个案研究指出,每日摄入黄瓜蜂蜜汁配合酸奶沙拉的对象,28天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加15%,这种"可食用保湿剂"的效果,相当于每周敷三次补水面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瓜皮中的葫芦素C能阻断黑色素传递路径,而蜂蜜中的抗氧化成分则减缓光老化,形成双重防护机制。
代谢加速器:隐形脂肪的溶解方案
最令营养师惊讶的是其代谢激活作用。黄瓜含有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脂肪,当与酸奶中的共轭亚油酸(CLA)协同时,能提升褐色脂肪细胞的活性。人体试验数据显示,这种搭配可使静息代谢率提高8%,相当于每天多消耗180千卡——等同于伏天散步40分钟的热量消耗。建议选择冷藏过的黄瓜制作沙拉,低温状态下的黄瓜蛋白酶活性更强,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
这些科学验证的食用方案,颠覆了传统认知中黄瓜仅作为凉拌菜的局限。从实验室数据到厨房实践,黄瓜在伏天的角色已从普通蔬菜升级为多功能健康媒介。当医生们在体检报告中发现患者电解质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优化、皮肤屏障增强以及代谢指标上升时,这些变化都在印证:简单的食材组合背后,藏着精妙的营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