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太极集团大变革折射中药行业转型阵痛

时间:2025-07-10 11:22:46

近日,国内医药行业再掀波澜。老牌中药企业太极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启动新一轮架构调整,同时董事会成员出现重大变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的现实困境,也折射出国药系整合中药资源的复杂进程。

业绩寒冬倒逼改革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太极集团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40%,核心产品销量普遍萎缩。这种断崖式下跌并非偶然,而是中药行业整体转型阵痛的一个缩影。就像马拉松选手遭遇极点期,企业正在经历新陈代谢的关键时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拳头产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三成,这个曾经贡献近四成营收的现金奶牛正面临市场饱和的挑战。

管理层地震引发猜想

伴随业绩预警而来的,是高层人事的剧烈震荡。原董事长突然辞职,7名董事中有4位同步离任,新提名的候选人清一色具有国药系背景。这种大换血式的人事调整,相当于给企业做了一次心脏移植手术。业内观察人士指出,这很可能预示着国药集团将加速对太极集团的实质性整合,此前停留在资本层面的合作将向业务协同纵深发展。

架构调整的三重逻辑

本次公布的改革方案包含三大核心举措:一是合并重复设置的营销中心,将原本按地域划分的26个办事处压缩为15个;二是成立专门的中药创新研究院,预算投入达年营收的3%;三是剥离非核心资产的医疗器械业务。这套组合拳看似复杂,实则遵循着止血、造血、换血的递进逻辑。就像中医调理讲究先祛邪后扶正,企业正在通过组织瘦身来提升运营效率。

国药系整合进入深水区

作为央企国药集团控股的重要上市平台,太极的变革牵动着整个中药行业的神经。自2019年启动中药资源整合以来,国药系已先后重组多家区域性药企,但各子公司仍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此次对太极的深度介入,相当于在拼图游戏中放入了关键一块。不过要真正实现1+1>2的效果,还需要突破品牌整合、渠道融合等瓶颈,这就像把不同药材熬成一锅见效的汤药,讲究火候与配比。

中药现代化的两难抉择

在改革方案中,研发投入向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倾斜的举措尤为醒目。这种守正创新的策略,折射出传统药企的普遍困境:既不能丢掉安身立命的根本,又必须适应现代医疗体系的要求。就像同时踩着油门和刹车前行,如何平衡标准化生产与辨证施治的特色,将成为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太极计划将300个传统制剂进行循证医学研究,这种用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古老智慧的做法,或许能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渠道变革的生死时速

值得玩味的是,本次调整特别提到要发展电商直营业务,目标是在三年内将线上营收占比从目前的8%提升至25%。这个看似平常的数字化转身,对依赖传统渠道的中药企业而言不亚于一场革命。犹如把坐堂问诊的老中医请进直播间,不仅需要转变销售模式,更要重构整个服务体系。太极与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战略合作已经展开,这种渠道创新能否见效,将直接影响其在新消费时代的生存空间。

站在行业视角观察,太极集团的转型堪称国药系中药整合的试金石。其改革路径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当政策红利消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中药企业必须完成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蜕变。这场涉及产业链全环节的重构,既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更考验着管理层的战略定力。未来两年,随着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中药行业的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