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拜耳医药创新双突破:前列腺癌新药获批与肺癌靶向疗法获突破性认定

时间:2025-06-05 14:24:59

在医药创新的浪潮中,拜耳公司再次成为焦点。其口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Nubeqa(dar)近期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这一批准基于3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显示联合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影像学进展或死亡风险。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拜耳在小分子联合疗法领域的突破,更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

突破性疗法的双重捷报

与此同时,拜耳的另一款创新药物BAY 2927088同样引人注目。这款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够精准狙击突变的HER2蛋白,包括外显子20插入突变等难治靶点,同时对EGFR也有抑制作用。其临床数据令人振奋:在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试验中,总缓解率超过80%,相当于每5名患者中至少有4人肿瘤显著缩小或消失。凭借这一卓越表现,该疗法已先后获得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监局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正在全球多中心开展3期临床试验,直接挑战现行化疗联合免疫疗法的标准方案。

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奇迹

BAY 2927088的诞生源于拜耳与美国Broad研究所的战略合作,体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力量。其独特之处在于"双靶点抑制"机制——既能阻断HER2突变驱动的肿瘤生长信号,又能抑制EGFR通路,相当于同时关闭癌细胞的两条生命线。这种设计尤其适用于携带HER2突变的NSCLC患者群体,这类患者以往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临床试验采用头对头对比设计,将直接验证其相较于含铂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优越性。

创新管线的持续拓展

拜耳的研发版图远不止于此。公司与NextRNA Therapeutics达成的5.5亿美元合作,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前瞻性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领域。这类被称为"基因组暗物质"的分子,有望成为下一代"first-in-class"疗法的靶点。与此同时,其合作伙伴Sagimet Biosciences的口服脂肪酸合酶抑制剂denifanstat也在3期临床试验中全线达标,另一款同机制药物TVB-3567已进入痤疮治疗的1期临床阶段,展现出小分子药物在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应用潜力。

患者获益的量化革命

在评价肿瘤药物疗效时,"总缓解率超80%“这一数据具有颠覆性意义。对比传统化疗30-40%的缓解率,相当于将治疗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这种提升如同将黑白电视升级为4K超高清——不仅是量的飞跃,更带来质的改变。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更高的缓解率意味着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拜耳这些突破性疗法的共同特点,是通过精准靶向分子机制,大幅降低"脱靶效应”,使药物像智能导弹一样直击病灶。

随着这些创新疗法的陆续获批和临床应用,肿瘤治疗格局正在被重塑。从DNA到RNA,从单靶点到多靶点,拜耳的研发策略彰显了"精准医学"时代的全方位布局。未来,这些突破性进展或将重新定义癌症的治疗标准,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