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肥胖治疗新突破:单抗与多肽疗法重塑代谢
时间:2025-06-20 09:42:10
在肥胖治疗领域,两种创新疗法的突破性进展正引发行业震动。单抗疗法凭借精准的脂肪靶向能力改写减重逻辑,而多肽药物则以双位数体重降幅刷新疗效天花板,二者共同勾勒出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新图景。
单抗疗法:脂肪清除率突破85%的“靶向导弹”
肌生长抑制素(myostatin)靶向单抗apitegromab的2期概念验证试验显示,患者减重成分中脂肪占比高达85%,相当于传统GLP-1类药物(如tirz)脂肪保留率提升21.4个百分点。这种精准打击脂肪的机制源于其独特的作用路径——通过阻断肌肉生长抑制素信号通路,在减少脂肪堆积的同时保护肌肉组织,犹如在细胞层面安装了“智能识别系统”,将能量代谢重新编程为“燃脂优先”模式。
该疗法在EMBRAZE试验中展现的生物学效应向临床效益转化,标志着肌肉-脂肪调控网络作为减重靶点的可行性验证完成。正如切除代谢通路中的“冗余电缆”,单抗药物精准切断了脂肪蓄积的关键信号传导,即便存在代谢旁路代偿,仍能维持显著疗效。这种机制优势使其在治疗代谢性肌少症合并肥胖患者群体中具备独特价值。
多肽疗法:12周减重11.3%的“代谢加速器”
玛仕度肽的临床数据显示,6mg剂量组24周体重降幅达11.3%,相当于70kg成人减掉7.9kg纯体重。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早期疗效曲线斜率陡峭,治疗12周时部分患者已实现9.2%体重下降,这种“起效快、平台晚”的特征,如同为代谢系统加载了持续工作的涡轮增压器。与需长期用药的GLP-1类药物不同,该多肽药物通过调节胃促生长素受体信号,可能诱导下丘脑体重调定点重置,为间歇给药方案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从作用机制看,这类多肽药物构建了“双重屏障”系统:既通过中枢食欲调控减少能量摄入,又通过外周组织GLP-1受体激活增强能量消耗。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使其能量缺口创造效率达到传统药物的1.8倍,在4.5mg剂量组即出现10.4%的体重下降,接近司美格鲁肽68周治疗效果。
联合疗法:1+1>2的协同效应探索
当前研究前沿已出现GLP-1受体激动剂与ActRIIA单抗联用方案,这种组合犹如为代谢系统配置“动态平衡装置”——前者持续抑制食欲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后者则通过阻断激活素信号通路阻止肌肉流失。早期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瘦体重保留率较单药组提升42%,脂肪/瘦体重下降比例优化至9:1,接近人体自然减脂的黄金比例。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第二款进入临床的ActRII单抗LAE102已实现中美双报IND获批。该药物通过调控骨骼肌质量间接影响基础代谢率,与直接减脂药物联用时,可能产生代谢率补偿效应的正向循环——每增加1kg肌肉组织,每日基础代谢可提升约50kcal,相当于每年多燃烧1.8万kcal脂肪。
未来展望:从体重管理到代谢重塑
这些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肥胖治疗正从单纯的热量控制,转向精准的代谢重构。单抗疗法85%的脂肪清除率,相当于将传统减重中的“粗放式拆迁”升级为“定向爆破”;而多肽药物11%以上的体重降幅,则突破了既往认为的“代谢保护阈值”。当这些技术进入三期临床,可能催生针对不同代谢表型的个性化方案:对肌肉量正常者采用单抗强化减脂,对代谢低下者实施多肽-单抗联合治疗,对胰岛素抵抗人群则开发多靶点复方制剂。
随着ActRII、GDF8等新型靶点药物进入临床,肥胖治疗领域即将迎来“武器库”的全面升级。这些创新疗法不仅改写体重数字,更从根本上重塑身体成分比例——正如将人体的“能量仓库”从易爆的脂肪油罐,改造为高效安全的肌肉电池,为慢性病防控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