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增高药真的有效?骨骼二次发育的秘密揭秘!

时间:2024-12-25 15:04:14

在现代社会,身高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及其家长而言,如何有效促进身高增长成为一大难题。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增高药”产品声称能够实现骨骼的二次发育,让人不禁疑惑:这些所谓的“增高药”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我们有必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要明确一点,人体骨骼的生长主要依赖于骨骼两端的骨骺线(也称作生长板)。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些生长板处于活跃状态,是骨骼增长的关键区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板逐渐闭合,骨骼生长也随之停止。一般来说,女性的生长板在16岁左右闭合,男性则稍晚一些,大约在18岁左右。一旦生长板完全闭合,骨骼的长度便基本固定,此时再通过任何药物或方法来实现显著的骨骼长度增长都是极其困难的。

市面上那些宣称能促进骨骼二次发育的“增高药”是如何宣传的呢?它们通常打着补充营养、激活生长因子等旗号,试图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仔细研究这些产品的说明书和成分表会发现,它们往往只是一些普通的营养素补充剂,如钙片、维生素D、氨基酸等,这些成分虽然对骨骼健康有益,但并不能直接促进已经闭合的生长板重新打开,从而实现骨骼的二次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类特殊的药物——生长激素,确实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用于治疗某些因内分泌疾病导致的身高问题。例如,当个体因为先天性生长激素缺乏或代谢紊乱等原因导致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需要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并可能伴随一系列副作用。而且,生长激素只适用于生长板尚未完全闭合的儿童和青少年,对于已经成年且生长板已经完全闭合的人来说,生长激素无法带来任何增高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非药物的方法被认为可能对促进骨骼健康和身高增长有一定的帮助。例如,适量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板,促进骨骼密度的增加;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供骨骼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良好的睡眠质量则有助于生长激素的自然分泌。然而,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且通常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骼健康,而非直接导致身高的显著增长。

“增高药”并非万能良药,不能真正实现骨骼的二次发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高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一旦过了生长发育期,再想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显著增加身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身高问题,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增高药”,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和骨骼健康。同时,对于那些因为身高问题而感到自卑或焦虑的人,建议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支持,以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