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科学应对夏季腹泻的三大策略

时间:2025-06-30 11:28:59

盛夏时节,高温潮湿的环境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滋生的温床,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高发期。这种看似普通的病症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作为药师,我常遇到两类极端患者:一类是盲目使用抗生素的“经验派”,另一类则是完全拒绝用药的“自然疗法派”。这两种做法都可能延误病情,科学的应对策略需要建立在对疾病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

致病元凶的精准识别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三大主要诱因中,细菌感染常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通过不洁饮食入侵肠道,典型表现为腹痛明显、粪便带有黏液或脓血。病毒性腹泻则多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发,以喷射状呕吐、水样便为特征,病程通常不超过72小时。这两种感染途径虽不同,但都可能造成肠道黏膜损伤,就像暴雨冲刷后的河堤,需要时间修复才能恢复屏障功能。

科学应对三步走

补液治疗如同修复溃堤后的水利系统,每24小时应补充相当于6-8瓶矿泉水的液体量(约2000-3000ml)。除白开水外,可自制含盐糖溶液:500ml温水加3g食盐和18g白糖,这种配比接近生理需要的渗透压,比单纯喝淡盐水更科学。饮食调理需遵循“淀粉护膜”原则,将大米炒至微黄后熬煮的焦米粥,其碳化颗粒能吸附肠道毒素,淀粉糊精层则像给肠道贴保护膜。药物选择需“对症下药”:蒙脱石散建议空腹服用形成保护层,微生态制剂则需饭后使用确保活菌定植,抗生素仅在确诊细菌感染后使用,滥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特殊人群的防护盾

婴幼儿腹泻时,家长可将补液盐冻成冰棒缓解抗拒饮水问题。孕妇出现腹泻应避免擅自使用洛哌丁胺类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引发子宫收缩。老年患者需警惕“沉默性脱水”,观察舌面是否出现地图样纹路,指腹按压甲床后颜色恢复时间超过2秒都提示脱水可能。

预防措施的黄金法则

家庭厨房应执行“生熟双刀双板”制度,处理生肉的刀具若接触凉拌菜,相当于把百万级细菌直接送入口中。外出就餐时,用开水烫洗餐具虽不能彻底灭菌,但能减少60%以上表面微生物。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研究发现智能手机屏幕的细菌浓度可达马桶圈的7倍,餐前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机,这个简单动作就能切断重要的传播途径。

当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尿量骤减等危险信号时,务必及时就医。记住,腹泻本质是身体的防御机制,如同消防喷淋系统在灭火,科学应对的核心是“疏而不堵”——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帮助机体完成这场自我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