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医生职称评审:标准革新,公平竞争
时间:2024-12-05 15:49:46
背景与目的
为进一步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发展,确保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科学、公正和公平,各地纷纷发布了新的医生职称评审政策。这些改革不仅响应了国家关于优化职称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等偏向的号召,还旨在通过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激励医务人员扎根一线,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主要内容更新
1. 评审条件
资历要求:申报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历条件,包括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年限和相关执业资格证书。例如,申报副高级职称需取得相应中级职称后满一定年限。
教育背景:申报人需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例如,申报高级职称通常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
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或学时,这对于保持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至关重要。
2. 专业实践能力考核
病例分析:申报者需提交一定数量的病案分析报告,以证明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处理能力。
手术或操作视频:特别是外科医生,需要提供自己主刀的手术视频,展示实际技术能力。
教案讲稿:对于参与教学的医生来说,教案讲稿也是重要的评审材料之一。
科普作品:鼓励医生参与健康科普工作,相关作品也可作为评审材料。
3. 科研能力与业绩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常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其成果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专利与奖项: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获得的科技奖励等均可用于评审。
4. 医德医风与职业道德评价
诚信记录:申请人在医疗实践中的诚信情况将被严格审查。
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申报者的评价。
同行评议:同行的评价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申报流程
网上申报: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申报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线注册、材料上传等步骤。
单位审核:申报单位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公示通过名单。
专家评议:由专业评委会进行材料评审,部分情况下还会组织面试答辩。
结果公示:最终评审结果将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总结与影响
此次医生职称评审标准的修订,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更加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德医风的评价,促进了医生专注于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减少对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过度依赖,使得那些在基层一线默默付出的医生也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从而提升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公众的健康水平。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