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万年主治”的晋升曙光初现?多地医院迎来高级职称评审自主权新纪元!

时间:2024-07-29 10:12:44

在医疗领域,从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的蜕变,往往伴随着漫长岁月的积累与不懈的努力。这条晋升之路,传统上被五年一跨的职称阶梯所界定,然而,高不可攀的学历门槛、繁重的科研任务、严格的工作年限要求以及业绩考核,常常让众多医师在这条征途上步履维艰。不乏有志之士,在三十五岁仍困守中级职称,四十岁尚未触及副高职称的门槛,被戏称为“万年主治”。


但近年来,医疗职称体系的改革春风悄然吹拂,为这一困境带来了转机。特别是通过明确区分“临床导向”与“科研导向”的评价体系,打破了长久以来过分依赖科研论文的晋升壁垒,为那些在临床一线默默耕耘的医师开辟了新的希望之路。


多地新政引领,高级职称评审自主权下放医院


自7月1日起,江苏省率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宣布自2024年起,将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的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直接授予医院。这一举措,标志着医院能够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岗位实际需求,灵活制定评审标准,为医生群体量身定制多元化的晋升渠道。协和医院等标杆性医疗机构,更是通过试点职称评聘改革,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纯临床型”、“临床教学型(D+E)”及“临床科研型(D+R)”等多种晋升路径,每种路径均聚焦于不同的能力展现与成果积累。


机遇与挑战交织,晋升之路喜忧参半


自主评审权的下放,无疑为临床型医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格”晋升机会。以上海市胸科医院为例,已有医生凭借卓越的临床技术荣获工匠型副主任医师的殊荣。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对于科研型医生而言,评审标准的分流可能意味着更高的考核门槛,如宁波某医院对科研论文质量要求的显著提升便是明证。


此外,尽管晋升渠道的多元化看似为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不同医院间评审标准的差异性也引发了关于公平性的广泛讨论。同时,医院内部评价体系的细化与完善、聘任环节的透明度提升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努力加以解决。部分医生担忧,医院自主评审可能仍受限于国家考核指标,加之资源有限,竞争或将更加激烈。


前路漫漫,探索不止


尽管浙江等地已先行先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并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实际操作中仍暴露出诸多挑战。部分医生反馈,医院自主评审的实际效果尚显有限,评审过程仍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如何确保评审标准的公正性、如何细化临床评价指标、如何完善聘任管理机制等,成为了未来亟待深入探索的课题。


在这场职称评审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既应看到它为医生群体带来的无限可能,也应清醒认识到前方道路上的重重挑战。唯有携手并进,共同面对并克服这些难题,方能推动医疗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让每一位有志于医学事业的医师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