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撰写一篇医学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多少条合适?

时间:2024-04-25 10:29:54

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参考文献的数量是一个需要精心考虑的问题。不同的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要求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论文的性质、内容和期刊的特定要求。引用过多的参考文献可能会对论文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期刊版面限制的影响。那么,对于医学论文来说,引用多少条文献才是合适的呢?

在目前的医学期刊中,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定必须引用多少条文献,包括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的具体数量。实际上,如果我们的医学论文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和原创性,可能并不需要大量的文献引用。此外,不同类型的论文,其参考文献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就一般而言,对于国内的医学期刊,如果不特别区分文章类型,引用的文献数量通常在15到60条之间。然而,这并不是说引用越多的文献就越好。过多的参考文献可能会对论文的连贯性和阅读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有可能导致查重率上升。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和研究需求来合理选择引用的参考文献。

云平文化小编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不同类型的论文对文献参考数量的具体要求:

首先是论著类论文,这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般控制在15-25条之间,最多不应超过35条。

次是综述类论文,这类论文以毕业论文居多。对于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通常在40-70条之间,需要包含英文文献;对于博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则通常在60-100条之间,同样需要包含英文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是已经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且最好是近5年内的资料,至少应有三分之一是近5年内的文献,最好控制在5-10年以内的参考文献。

对于毕业论文来说,中英文文献的比例最好各占一半,中文文献可以稍多一些。但并非参考文献越多越好,因为过多的引用可能会降低论文的原创性,从而影响论文的查重率和发表成功率。此外,文献的引用格式也必须规范,应按照论文引用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序码加方括号,并统一放在论文的后方。

下面,云平文化编辑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些实例来分别说明参考文献的数量及要求:

举实例说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和类型:

实例一:论著类论文

论文标题:《天麻素的天然产物制备及含天麻素制剂的研究》

参考文献数量与类型:

  • 总数量: 假设该论文引用了20条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12条,主要引用国内关于天麻素制备和应用的研究。

  • 英文文献: 8条,引用国际上天麻素相关研究,以及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进展。

特点归纳:

  • 参考文献数量适中,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保证了论文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 中英文文献比例合理,既体现了对国内研究的关注,也吸收了国际研究的成果。

  • 实例二:综述类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标题:《微波辅助样品处理技术在芦荟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数量与类型:

    • 总数量: 假设该论文引用了50条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28条,涵盖国内关于微波辅助技术在植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 英文文献: 22条,涉及国际上前沿的微波辅助技术及其在芦荟等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特点归纳:

  • 参考文献数量较多,体现了综述类论文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 中英文文献均有涉猎,展示了对国内外研究的全面关注。

  • 实例三: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标题:《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氢化可的松》

    参考文献数量与类型:

    • 总数量: 假设该论文引用了80条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45条,包括国内关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研究和应用实例。

    • 英文文献: 35条,聚焦国际上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

    特点归纳:

  • 参考文献数量丰富,反映了博士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 中英文文献比例均衡,显示了作者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全面把握。

  • 这些实例说明,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根据论文类型和研究需求合理选择参考文献的数量和类型,以确保论文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可读性。同时,中英文文献的合理搭配也是提升论文质量的关键。


    以上介绍主要是针对“医学期刊、医学论文”的,对于其他学科专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