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医药与保健(中旬版)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2 16:08:49
医药与保健杂志必读信息
医药与保健杂志社论文审稿周期:1个月内的时间
投稿提示:
杂志社审稿周期1个月内,不代表你现在投稿,审稿周期一到就能发表,仅仅是在这个时间内审核你的文章,审稿人每天会收到很多稿件,即使你的文章优秀,被审完后无任何问题,也需要排期发表,因为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稿件了,每一期杂志就那么点版面,投稿量远大于现有版面量,今年投稿的论文,正常是需要等到明年(甚至是下半年、后年)见刊,自行投稿会更慢,这是目前行业现状。
医药与保健杂志投稿要求
1投稿要求
1.1文稿
来稿应具有先进性(创新、首次报道)、科学性(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和统计方法正确)、实用性(对于研究、临床或其他方面有较大指导意义),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图表尽量简化;文稿应表达准确,重点突出,文字简练。
1.2文题
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1.3作者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人士,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并请提供稿件联系人姓名及其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
1.4关键词
每篇文章需标引3~5个关键词,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1.5摘要
论著请附相互对照的中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写出主要数据)和结论4部分,以上4部分连续排列。
1.6医药学名词
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准。尚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原词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1997年版)为准。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
1.7量和单位
执行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系列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规范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除pH用正体外)。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字母表示。在图表中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
1.8数字
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四舍六入五看后,五后有数进上去,五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数值修约只可一次完成。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60%至70%应为60%~70%,不能写成60~70%。以百分数表示的均值和标准差应写作(50.2±0.6)%形式,而不写作50.2±0.6%形式。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数学公式例外。
1.9图表
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单占1页。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缩略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坐标图请附制图原始数据。图已有标值则坐标轴末尾不应有箭头。表及图应设计合理,具有自明性。统计处理应写明所用统计方法,显著性检验结果以P<0.05,P<0.01,P<0.001三档表示。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明,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被摄者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10缩略语
必须使用缩略语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写其中文全称,然后用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其英文全称)。
1.11谢谢
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1.12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来编码。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ofJournalsIndexedinIndexMedicus所列为准。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每条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杂志[J],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标准[S],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字符A,其他文献采用Z。正文内引用参考文献时,其序号注于右上角方括号内。
示例:
a.书
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b.期刊
著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次
c.会议录,论文集
论文汇编著者.题(篇)名.In(见):整本文献的编者姓名ed.(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d.科学技术报告
著者.题(篇)名.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e.学位论文
著者.题(篇)名.学位授予单位,编号或缩微制品序号,年
f.专利文献
著者.题(篇)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年:页次
g.其他
私人通讯和未发表著作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如必要引用时,应标明通讯人或著作者的姓名、题名、地址和通讯年、月、日。
2本刊已入编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本刊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3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两周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理中。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忌一稿两投。
4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3个月不修回者,视为自动撤稿。来稿刊登后,赠当期杂志1册。来稿请自留底稿。不拟刊用的稿件将不退还作者。
医药与保健杂志社投稿方向
论著 综述 药物研究 临床研究 临床经验 临床护理 临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