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卵巢癌死亡率减半背后的医学革命
时间:2025-08-14 09:53:4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卵巢癌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五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50%左右,意味着每两位确诊患者中就有一位可能失去生命。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残酷现实正在被改写——最新数据显示,卵巢癌死亡率已从50%显著降至25%,实现了生存率的近乎翻倍。这一跨越式的进步背后,是无数医学工作者在手术刀与显微镜间架起的生命桥梁,更是多学科联合治疗策略带来的革命性突破。
手术技术的精进:从粗放切除到精准根治
手术治疗始终是卵巢癌治疗的基石,但现代外科理念已发生根本转变。早期开放式手术往往追求"尽可能切除",而如今微创技术与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普及,使医生能够在保留健康组织的前提下实现更彻底的肿瘤切除。研究证实,手术切除越彻底,残余病灶越少,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精准化手术不仅显著提高了五年生存率,还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近40%,让患者不再需要为生存质量付出过高代价。
化疗方案的优化:从单一用药到智能组合
如果说手术是攻克卵巢癌的"主力军",那么化疗就是防止癌细胞卷土重来的"守城部队"。传统化疗方案常因严重的副作用令患者望而生畏,而现代联合化疗通过药物组合的智能优化,既提高了对亚临床病灶的杀伤力,又大幅减轻了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更值得关注的是,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的出现,将给药间隔从3周缩短至1周,这种"高频低毒"的策略使癌细胞失去喘息之机,将治疗有效率提升至70%以上。就像精准调控的灌溉系统,既能滋养作物又能抑制杂草生长。
免疫疗法的崛起: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
近年来,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卵巢癌治疗带来了全新维度。虽然目前仅10%-20%患者对免疫药物敏感,但对于复发难治型病例,这类药物联合化疗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为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装上"导航系统",使其能精准识别并攻击伪装巧妙的癌细胞。临床数据显示,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约35%的肿瘤负荷显著缩小,且疗效持续时间较传统方案延长近一倍。
预防医学的贡献:从治疗疾病到阻断源头
在治疗手段突飞猛进的同时,预防措施的普及同样功不可没。大规模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可使卵巢癌风险降低40%,这种保护效应在停药后仍可持续数十年。激素替代疗法的规范应用也为更年期女性筑起了另一道防线。这些预防性措施如同在癌症发生前埋下的"伏兵",通过调节内分泌环境悄无声息地瓦解着癌变的可能。统计显示,2002-2012年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卵巢癌死亡率持续下降,预防医学的贡献不容忽视。
个体化医疗的未来:从标准方案到精准定制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卵巢癌治疗正迈向"量体裁衣"的新阶段。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医生能预判患者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避免无效治疗带来的时间与经济损耗。PARP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出现,更使BRCA基因突变患者获得"精确制导"的治疗选择。这种个体化策略将医疗资源转化为"高精度弹药",极大提升了抗癌战役的效率。
从50%到25%的死亡率下降,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无数生命轨迹的改写。每一次手术刀的精准落位、每一组化疗方案的优化调整、每一例免疫药物的成功应用,都在为这个曾经令人绝望的疾病注入新的希望。正如一位肿瘤学家所言:"我们正在将卵巢癌从死刑判决转变为慢性病管理。"在这条突破之路上,医学的进步从未停歇,而生命的韧性永远是最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