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13亿美元!拜耳押注KRAS抗癌新战场
时间:2025-08-13 09:55:07
拜耳重金布局KRAS靶点:13亿美元交易背后的肿瘤治疗新战场
2025年8月13日,医药行业迎来两项重磅动态: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宣布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Kumquat Biosciences达成合作协议,以最高1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KRAS G12D抑制剂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与此同时,默沙东的明星药物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疗法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3期试验中首次达成所有主要与关键次要终点,为免疫治疗领域再添里程碑。
KRAS G12D:肿瘤治疗的“顽固堡垒”迎来新突破
KRAS基因突变被称为癌症治疗的“不可成药靶点”,因其蛋白表面缺乏传统小分子药物结合位点,长期以来被视为难以攻克的领域。其中,KRAS G12D突变在胰腺癌(约占50%)、结直肠癌(约40%)和非小细胞肺癌(约10%)中高发,驱动肿瘤细胞异常增殖。近年来,随着Amgen的Sotorasib(针对KRAS G12C突变)上市,KRAS靶向治疗初现曙光,但G12D亚型因结构差异更具挑战性。
Kumquat Biosciences开发的这款小分子抑制剂,通过精准靶向G12D突变蛋白的活性位点,阻断下游信号通路传导。根据协议,Kumquat将主导1a期临床试验,验证药物的安全性与初步疗效,拜耳则负责后续开发及全球商业化布局。若顺利推进,该药物有望在2025年获得FDA临床试验许可,为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
13亿美元交易的战略深意:拜耳如何押注未来
此次交易的金额结构设计体现了风险共担原则:Kumquat前期可获得预付款,后续根据临床试验进展、监管审批及销售表现累计获得13亿美元,并享有分级版税分成。这一模式既降低拜耳的初期投入风险,又激励Kumquat高效完成早期研究。
对拜耳而言,收购KRAS G12D抑制剂权益是其肿瘤管线补强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拜耳在肿瘤领域表现相对疲软,而KRAS靶点药物市场潜力巨大——仅胰腺癌全球年新发病例就超过50万,现有治疗方案效果有限。此外,BMS此前收购Mirati Therapeutics以布局KRAS抑制剂领域,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拜耳此举不仅可快速切入赛道,还能与自身现有疗法形成组合拳,例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用提升疗效。
Keytruda联合疗法再下一城:免疫治疗边界扩展
默沙东同期公布的Keytruda联合化疗3期试验结果显示,其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显著改善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这是首次有PD-1抑制剂在该适应症中达成所有预设终点,为手术前新辅助治疗提供新标准。
该成果进一步巩固Keytruda作为“广谱抗癌药”的地位。目前,Keytruda已获批超过30项适应症,但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突破仍具特殊意义——此类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50%,且术后复发风险极高。联合疗法则可能将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提升至40%以上,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机会。
行业启示: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双线进化
两项进展映射出肿瘤治疗的两大趋势:
1.靶向疗法向更细分突变推进:从KRAS G12C到G12D,药企正以“基因亚型”为刀,切割出更精准的治疗人群。
2.免疫治疗从单药向联合方案深化:Keytruda的成功印证了“免疫+”模式的潜力,未来可能与KRAS抑制剂等靶向药物联用,形成协同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KRAS G12D抑制剂的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MRTX1133等同类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曾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如何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将是拜耳下一阶段的核心课题。而Keytruda的联合疗法也需关注长期耐药性管理。
结语
医药创新的竞争已进入“纳米级”战场。拜耳的13亿美元赌注,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管线重构,更可能改写数万胰腺癌、结直肠癌患者的命运;Keytruda的持续突破,则让免疫治疗从“延长生存”迈向“根治可能”。这场关乎生命的科技竞速,正在重塑癌症治疗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