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基层医疗体系面临系统性考验

时间:2025-06-26 15:57:58

随着抗疫优待政策的逐步退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系统性考验。这场始于应急状态的特殊政策调整,恰似退潮后暴露的礁石,将长期潜藏于医疗体系底层的结构性问题推至台前。

薪酬体系的脆弱性亟待制度性托底

基层医疗机构被喻为健康中国的“毛细血管”,但其薪酬体系长期处于“失血”状态。全国政协委员赵长龙的调研显示,基层医护人员收入普遍低于同地区公务员及三甲医院同行,部分偏远地区甚至存在基础工资拖欠现象。这种经济地位的落差在抗疫优待政策加持期间得到暂时缓解,但随着特殊津贴取消,基层医疗系统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待遇悬崖”——既有薪资水平难以维系现有队伍稳定,更遑论吸引新生力量加入。

人才流失危机显现复合型特征

公共卫生机构近五年流失的不仅是普通医护人员,更包括病毒学、传染病学等关键学科带头人。这种“抽芯式流失”导致基层防控重大风险的能力持续弱化,部分县域疾控中心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已退步至疫情前水平。值得警惕的是,人才流动呈现出“学历越高流失越快”的倒挂现象,某东部省份统计显示,具有硕士学位的公卫人员离职率是本科生的2.3倍,形成基层人才结构的“空心化”困局。

服务压力呈现双重裂变效应

基层医疗机构正承受着服务量与服务难度的双向挤压。21世纪经济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即便在疫情高峰时期,仍有67%的患者首选三甲医院就诊,导致社区医疗资源闲置与大型医院超载并存的畸形格局。这种压力传导至基层,使得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基础公共卫生服务被迫让位,形成“重应急、轻预防”的服务错位。某中部地级市的案例显示,社区医生日均接诊量从疫情前的32人次激增至58人次,但基本公卫服务完成率反而下降18个百分点。

系统性重构的突围路径

破解困局需要多维制度创新:在待遇保障层面,可探索“基础工资+绩效奖励+风险补贴”的复合薪酬模型,建立与工作强度、服务人口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在人才建设方面,应推进“双轨制”培养计划,既强化传染病防控等专业技能培训,又完善职称评定中的实践能力权重;服务模式转型则需打破“医防割裂”的传统格局,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家庭医生与专科医院的实时联动,将分级诊疗从政策文本转化为可操作的接诊流程。

这场政策退坡引发的震动,实质是对基层医疗体系现代化转型的倒逼。当应急性的政策缓冲垫逐渐抽离,唯有构建起待遇保障、职业发展、服务创新的“三角支撑”,才能避免基层医疗队伍陷入“失血—流失—失效”的恶性循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构,终究要回归到对基层医护工作者专业价值的制度性尊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