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 身体里的“恶性循环”:揭开睡眠差与便秘的共生密码

时间:2025-05-30 15:41:45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循环:熬夜后肚子胀得像个气球,蹲厕所半小时腿都麻了;或者被便秘折磨得辗转反侧,数着天花板裂纹到天亮?这可不是巧合,而是我们身体里藏着的一套“双向折磨系统”。

一、肠道与大脑的“深夜对话”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是个24小时运转的工厂,肠道是负责运输的传送带,大脑则是总控室。当我们熬夜刷手机时,这个精密系统就开始紊乱。褪黑素作为“夜间保安”,本该在黑暗中指挥肠道加速蠕动,但失眠打乱了它的排班表,导致肠道像被按下暂停键的传送带。更糟糕的是,5-羟色胺这个“情绪调节员”也跟着失调,让你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却莫名亢奋。

二、植物神经的“拔河比赛”

你的身体里有两支隐形队伍在较量——交感神经像踩着油门的飙车族,副交感神经则是温柔的刹车片。当失眠发生时,就像给飙车族打了鸡血,他们疯狂压榨肠道的动力。这时候肠道菌群也会拉偏架,益生菌减少让腐败菌有机可乘,就像花园里突然长满杂草,肠道环境变得乌烟瘴气。那些说“喝酸奶有用”的偏方,其实是在帮益生菌战队补充兵力。

三、压力激素的“蝴蝶效应”

长期失眠会让皮质醇这个“压力班长”长期驻守身体。它就像个暴躁的工头,不断催促肾上腺加班生产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吸走肠道黏膜的血液供应,让肠道变得像冬天里的旱河。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会让痛觉神经变得格外敏感,本来轻微的腹胀都会被放大成剧痛,直接惊醒你的生物钟。

四、老年人的“双重困境”

对于银发族来说,这场恶性循环更像是完美风暴。肠道肌肉像用久的橡皮筋失去弹性,益生菌数量比年轻人少得像沙漠里的绿洲。很多老人凌晨三点就清醒,此时本该休息的肠道却在空转,就像老旧机器空耗零件。更危险的是,这种状态会伪装成“正常老化”,让便血、体重下降等警报信号被悄悄忽视。

破解之道:重建身体节律

要想打破这个循环,可以试试“肠道时钟重置法”。早上用温开水唤醒肠道,就像叫醒贪睡的小孩;中午吃杂粮饭补充膳食纤维,相当于给肠道做按摩;晚上十点后停止进食,让肠胃也能享受“睡前阅读时光”。记住,调整作息不是立竿见影的特效药,而是给身体发送和平协议的橄榄枝。当你不再把安眠药和开塞露当救星,而是学会倾听肠道的“咕噜声”,这两个淘气包自然会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