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16点!卫健委 2025 药政要点抢先知
时间:2025-05-21 10:56:16
在医疗健康领域,药政管理始终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可及的关键环节。近日,某地卫健委正式发布了《2025年药政管理工作要点》,该文件不仅为新一年的药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更以16项具体措施细化了任务,旨在通过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全面提升药品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强化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此次工作要点的首要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卫健委提出要建立健全药品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药品需求与供应趋势,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短缺情况。同时,加强药品储备管理,特别是对于急救药品、罕见病用药等关键品种,实行分级分类储备,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拨,满足临床需求。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大大提高药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是药政工作的核心所在。文件明确要求,加大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实施全链条质量控制。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推行更加严格的GMP(良好生产规范)认证制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在流通环节,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渠道购进药品、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此外,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药房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药品储存、调配、使用等环节符合安全标准,守护患者用药的最后一道防线。
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滥用,是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举措。卫健委提出,要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制定并推广临床用药指南和处方集,引导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同时,加大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患者自我药疗能力。此外,还将探索建立药品使用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理用药氛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推动药政管理工作持续创新的关键。文件指出,要继续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改革,扩大集中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效率,降低药品价格。同时,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此外,还将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医疗保障服务。
加强药政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药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卫健委强调,要加大对药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药学人才,为药政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此外,还将建立健全药政管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药政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药政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文件提出,要加快药品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药品从研发、生产、流通到使用的全链条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药品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我国药政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卫健委表示,将积极参与全球药品监管规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的药品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性药品安全挑战和问题。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是保障药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文件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药品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共治水平,是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卫健委提出,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药品安全治理工作。通过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开展药品安全宣传活动等方式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药政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工作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件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和评价体系及时收集、分析和反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为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有力支持。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是此次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卫健委表示将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优化药品审评审批流程是提高药品上市速度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文件提出要进一步简化审评审批程序缩短审评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已上市药品的再评价工作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最新标准和要求。
加强特殊药品监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卫健委强调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监管力度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造成社会危害和不良影响。
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文件表示将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加强药学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卫健委提出要建立健全以临床药师为核心的药学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药学服务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合理。
但同样重要的是强化责任落实和督导检查工作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取得预期成效。卫健委表示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或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加强对各地药政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和措施以推动药政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