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2025新疆卫生职称评审要点揭秘!

时间:2025-05-06 10:18:40

在新疆医疗卫生领域,2025 年的高级职称评审备受关注。这一评审对于当地医疗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其流程与标准也有着诸多要点需要明晰。

申报条件是开启职称评审大门的关键钥匙。学历资历方面,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满 5 年;或是具备大专学历,在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男满 58 周岁、女满 53 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受聘担任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满 7 年,才满足基本年限要求。同时,还必须获取相应的外语合格证明、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以及完成援疆、支边、基层服务等特定条件。而对于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口腔、中医类别医师,申报临床、口腔、中医高级职称还需有相关执业注册并从事临床工作,且申报专业与执业范围一致。破格条件则为那些学历稍欠但能力强、成果突出的人员提供机会,如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拥有国家专利、出版专著、在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等,不过即便符合破格条件,也仍需满足年度考核优秀次数及外语、计算机合格等要求。

申报流程有条不紊地展开。先是个人申报,申报人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网站,准确如实填写信息并上传材料,包括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还需扫描上传各类证件及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书、任职文件、外语和计算机合格证书等。接着单位推荐环节,单位要审查申报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通过后公示并出具推荐意见。然后主管部门复审汇总,对材料进一步审核并汇总上报至相应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最后进入评委会评审阶段,评委会办事机构审核材料后组织专家评审,申报人可能要参加面试答辩,最终经表决产生评审结果并由官网公示。

材料准备是申报过程中的核心任务。需提交的材料丰富多样,个人基本信息材料包含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等原件扫描件。专业技术材料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文件、聘任合同、继续教育证书等,以证明专业背景与持续学习情况。业绩成果材料至关重要,包括科研项目立项、验收、鉴定材料,科研成果奖励证书,专利证书,撰写的著作、论文,以及手术案例、病例分析报告、护理案例、技术报告等代表技术水平的材料,还有获得的荣誉证书等。此外,还需准备单位公示证明、推荐意见及诚信承诺书等其他材料,确保申报过程公正透明。

2025 年新疆自治区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严格且规范,从申报条件的细致设定到流程的严谨推进,再到材料的充分准备,每一步都关乎着申报人员的职称晋升之路。这不仅是对医疗专业人员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推动新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激励着广大从业者不断提升自我,为当地医疗健康保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