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央视曝光!神药真相令人胆寒
时间:2025-04-27 10:49:35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朋友圈似乎成了各种“神奇”事物的集散地,从养生秘籍到减肥妙招,再到号称能“包治百病”的神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然而,当这些所谓的“神药”被央视等权威媒体一一曝光时,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曾经让我们深信不疑的“奇迹”,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这些“神药”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打着“传统秘方”“高科技提取”等旗号,利用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疾病的恐慌,进行夸大其词的宣传。它们承诺能迅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甚至延年益寿,仿佛只要一服用,就能立刻摆脱病痛的折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以某款曾在朋友圈风靡一时的“减肥神药”为例,它声称无需节食、无需运动,只需每天服用一颗,就能轻松瘦身。无数爱美人士被其诱惑,纷纷掏钱购买。然而,服用后不仅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出现了头晕、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经过专业机构检测,这款“神药”中竟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违禁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再比如,一些针对老年人的“降压神药”“降糖神药”,也常常以“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为卖点,吸引老年人纷纷购买。但这些药物往往未经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无从谈起。有些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疗效”,非法添加了西药成分,导致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过量摄入药物,引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这些“神药”为何能在朋友圈大行其道,甚至骗过不少人的眼睛呢?一方面,这与人们缺乏科学素养和健康知识有关。很多人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容易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迷惑。另一方面,也与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有关。朋友圈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圈,信息传播速度快,且往往基于信任关系进行分享。因此,一旦有人推荐某款“神药”,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多人盲目跟风购买。
监管的缺失也是导致“神药”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国家对于药品的生产和流通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朋友圈等微商渠道往往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点,逃避监管,大肆售卖假冒伪劣药品。
面对朋友圈疯传的“神药”,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上当受骗呢?首先,要增强科学素养和健康知识,学会辨别真伪信息。对于任何声称能“包治百病”的药物,都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其次,要理性对待朋友圈的分享。即使是熟人推荐,也要自己多做功课,查证药物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最后,要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一旦发现有人在朋友圈售卖假冒伪劣药品,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神药”的温床。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每一款药品,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蒙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陷入“神药”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