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医务人员必知!科普平台选择全攻略
时间:2025-03-27 17:52:23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他们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理应成为健康科普的主力军。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医务人员在尝试进行科普时,却常常陷入“发错平台等于白干”的困境。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医务人员又该如何有效科普呢?
我们要明确“发错平台”的含义。这里的“平台”,既指物理空间上的发布场所,如医院、社区、学校等,也指网络平台上的各种社交媒体、专业论坛等。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传播机制,因此,选择合适的平台至关重要。如果医务人员在不适宜的平台上发布科普内容,很可能无法触达目标受众,从而造成科普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是“白干”。
医务人员在选择科普平台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第一,深入了解目标受众。医务人员要明确自己想要科普的内容针对的是哪些人群,是普通公众、特定疾病患者、还是医学同行?不同的受众群体对科普内容的需求和接受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对于普通公众,科普内容应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对于医学同行,则可以更加专业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有助于医务人员选择更合适的科普平台。
第二,熟悉各平台的特点。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用户基数、活跃度、传播机制等。例如,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用户基数庞大,传播速度快,但信息更新快,容易被淹没;而专业论坛则更适合与医学同行进行深度交流。医务人员应根据科普内容的性质和目标受众,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平台进行发布。
第三,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形式。无论选择哪个平台,科普内容的质量和形式都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内容上,要确保准确无误、科学严谨,同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如文字、图表、视频等,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
除了选择合适的平台外,医务人员在进行科普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个人品牌。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普内容,逐渐树立起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家形象,增加受众的信任度和关注度。
二是与受众互动。及时回应受众的提问和反馈,增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和粘性。这不仅可以提升科普效果,还能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期望。
三是注重合作与分享。与其他医务人员、科普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科普内容,扩大影响力。同时,也要积极分享自己的科普成果,让更多的人受益。
医务人员在进行科普时,要充分认识到“发错平台等于白干”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熟悉各平台特点、注重内容质量和形式以及建立个人品牌、与受众互动、注重合作与分享等措施,医务人员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科普工作,为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