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新研究揭秘:氟化物与儿童大脑发育真相!

时间:2024-12-31 17:49:02

在当今社会,儿童的健康与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关于饮用水中添加氟化物的政策,其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公众和科学界热议的话题。近期,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在《赛奇期刊》上发表,带来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新发现:幼年接触氟化物并不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美国的水氟化项目提供了新的支持数据,也引发了人们对氟化物安全性的重新审视。

在生命的早期,大脑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婴儿出生时,大脑占成人脑重的约25%,到2岁时,大脑重量将达到成人水平的75%。这一时期,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和功能区域都在快速发展,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因此,0-3岁被认为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外界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包括营养、亲子互动、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

长期以来,关于饮用水中添加氟化物的争论一直存在。支持者认为,氟化物可以有效预防龋齿,而反对者则担心其可能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根据2012-2014年间进行的国家儿童口腔健康研究(NCOHS),研究团队对357名参与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测试。这些参与者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和背景的儿童,研究结果表明,幼年接触氟化物并不会对他们的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这一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美国的水氟化项目提供了新的支持数据,更重要的是,它为家长们消除了一部分顾虑。在过去,许多家长担心饮用水中的氟化物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避免给孩子饮用加氟的水。然而,这项研究表明,适量的氟化物摄入并不会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氟化物的使用量。适量的氟化物确实可以预防龋齿,但过量则可能导致氟斑牙等健康问题。因此,在使用含氟产品时,仍需注意适量原则。此外,除了饮用水中的氟化物,儿童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摄入氟化物,如牙膏、漱口水等。在使用这些产品时,也应遵循适量原则,避免过量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项研究表明幼年接触氟化物不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其他方面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例如,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丰富的亲子互动等都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关注氟化物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其他方面的因素,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大脑发育的成长环境。

昆士兰大学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见解。它告诉我们,适量的氟化物接触并不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作为家长和社会成员,我们仍需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