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医保新政揭秘!三中全会部署影响你我他
时间:2024-12-27 17:15: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部署。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推动全民健康福祉的提升。以下是具体分析: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国家医疗保障局提出构建“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大数据为核心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1),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3),以及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等其他保障力量发挥作用(N)。
提升参保覆盖面: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加居民医保。同时,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落地实施,逐步将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非就业居民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完善医保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做实基本医保市地级统筹,积极稳妥推动省级统筹。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缴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的长效筹资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基金预算,加强基金运行监测与风险预警。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开展飞行检查和专项整治,推进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管应用,探索建立医保基金监管信用管理机制和“监管到人”机制。
优化医疗服务和价格体系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开按病组或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
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压缩流通环节的虚高价格水分。
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质量
推广数字化服务:推广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服务应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
优化办事流程:稳步推进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优化参保缴费、转移接续等环节流程,为参保群众、定点医药机构和医药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医保服务。
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发挥医保在“三医”协同治理中的作用:用好医保目录准入、招标采购、支付机制等政策工具,进一步调节医疗服务供给、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赋能医疗机构发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推动医药集采扩围提质:力争今年年底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500个以上。
提升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
巩固提升住院和门诊保障水平:普遍开展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保障,稳步提高医保报销药品种类。每年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确保更多患者能够受益。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为育龄妇女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医疗保障领域的新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通过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优化医疗服务和价格体系、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质量、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以及提升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将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推动全民健康福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