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被蚊虫叮了红疙瘩?一文讲清楚

时间:2024-12-24 15:36:33

在夏日的温暖气息中,蚊虫也悄然活跃起来,它们的“亲吻”常常让我们猝不及防。被叮咬后留下的“红疙瘩”不仅影响美观,更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瘙痒感,让人坐立不安。本文将详细阐述针对蚊虫叮咬导致的皮肤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止痒药物以及抓破后的处理方法,帮助您轻松应对这一夏季常见问题。

我们来了解一下蚊虫叮咬引起的“红疙瘩”。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丘疹性荨麻疹或虫咬皮炎,是皮肤对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产生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导致红肿和瘙痒,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症状如水疱、渗液等,特别是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面对这样的困扰,及时采取有效的止痒措施至关重要。市面上有多种止痒药物可供选择。例如,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见的外用止痒药,能够快速缓解瘙痒并减轻炎症。此外,无极膏、清凉油、风油精、紫草膏等家庭常备药品也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对于儿童而言,推荐使用温和无刺激的药物,如专门用于治疗儿童湿疹的消炎止痒药膏,这类药膏同样适用于蚊虫叮咬。

值得注意的是,碱性溶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蚊虫唾液的酸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因此,当发现刚刚被蚊虫叮咬时,可以尝试使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这有助于快速缓解瘙痒和红肿。

有时候因为瘙痒难耐,不少人会不自觉地抓挠患处,导致皮肤破损。这种情况下,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甚至诱发淋巴炎等问题。因此,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红疙瘩”,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之后,可以涂抹适量的抗生素软膏或者使用碘酒等消毒药品进行局部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蚊虫叮咬的关键。尽量避免在黄昏或黎明时分外出,这些时段是蚊虫最为活跃的时间。穿着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蚊液也能有效降低被叮咬的几率。

面对蚊虫叮咬留下的“红疙瘩”,我们不必过于担忧。通过合理选用止痒药物、注意伤口护理以及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完全可以轻松应对这一夏季小烦恼。希望以上信息能为您提供实用的帮助,让您度过一个舒适无忧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