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酒精中毒

时间:2024-12-18 17:09:16

酒精,化学名为乙醇(ethanol),是世界上常用的神经毒性药物之一。由过量饮酒而致的酒精中毒是一种常见疾病,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的代谢与功能异常。根据病程及起病快慢可分为两种类型:急性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中毒在一些发达国家患病率很高。在美国,酒精中毒是位列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占第3位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一般人群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8%;欧洲国家男性慢性酒精中毒的终生患病率达到3%)5%;日本人中有重症酒精问题的为315%。中国近年来酒精的生产及消耗量日益增加,中国城市流行病学调查,慢性酒精中毒的患病率为3.7%,男性远高于女性,并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均有5-10年以上饮酒历史。

生化过程及对身体影响

酒精在体内的吸收速度与摄入时的浓度正相关,嗜酒者较正常人快。饮入酒精的80%由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在1.5 h内吸收可达90%以上。进入体内的酒精90%由肝脏代谢,其过程为80%的乙醇经乙醇脱氢酶(ADH)转化成乙醛,20%的乙醇则经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转化成乙醛;乙醛经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转化为乙酸,再经枸橼酸循环,最后氧化成H2O和CO2;另有一部分乙醛经乙酰辅酶A的作用变为脂肪酸。进入身体内的酒精10 min之后即进入大脑,大脑和血液中酒精浓度之比为1:1.18;酒精可与卵磷脂结合,沉着于组织中0.5-1个月,而脑组织中卵磷脂极为丰富,因此,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持久的毒性作用。这也是慢性酒精中毒的病理机制。

酒精的代谢速度取决于酶系统的活性,而酶系统活性种族、个体差异性很大,东方人种中,50%缺乏ALDH2,而ALDH2是ALDH中生理活性最强的一种同工酶。因此,有人认为,东方人较西方人更易发生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概述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疾病,占急性中毒患者的大多数,由于大量饮酒,导致中毒。具体摄入酒精量因人而异。其发病有一定的规律,从发病季节来看:秋冬季节是高峰,这可能与人民喜欢在秋冬季节喜欢吃火锅,饮白酒的习惯有关。同时,可能由于年底各种应酬增多有关。从发病时间来看,大部分病人集中在晚上9点到凌晨2点,因为白天是工作时间,人民喜欢将酒席定在晚餐,同时,晚上也是酒吧开张的时间。从发病年龄看,大多数集中在20~40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工作应酬较多、饮酒的机会相对较多,加上年轻,好胜心强,导致过量饮酒。在中国,20、30、40岁时人生的重要转折,过生日时一般要大摆宴席,庆祝一番,一醉方休,可能是导致这三个年龄点病人增多的原因。从性别方面来看,与我中国的社会因素有关,男同志在外应酬机会较多、好胜心强,导致醉酒机会增加。在18~25岁这个时间段里,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多,,能由于这个年龄段是女性大多未婚,在外吃喝的机会较多,加上处于恋爱阶段,感情波动较大,因此,发病率增加。25岁以后,大部分的女性已经成家,或者生儿育女,应酬机会减少,发病率也随之下降。

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痛。少数患者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2.神经系统表现为:神志异常:兴奋、抑制,共济失调。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抑制作用,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网状边缘系统、小脑直到延脑。小剂量作用于大脑细胞突触后膜苯二氮卓-C-氨基丁酸受体,解除C-氨基丁酸对大脑的抑制作用,而表现兴奋。浓度再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昏迷。极高浓度,则抑制延髓呼吸循环中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由于神志异常、共济失调等原因,很容易导致车祸、摔伤、斗殴致伤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