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医生职称评审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时间:2024-11-18 10:06:02

  1. 个人准备阶段

    明确评审要求:医生需要仔细研究所在地区、单位以及所申报职称级别的具体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医学专业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有些地区对于申报副主任医师职称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同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

    整理业绩材料:包括临床工作业绩、科研成果和教学情况等。临床工作业绩方面,要收集整理自己所负责的典型病例、手术记录(对于外科医生)、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材料。科研成果主要是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课题、获得的科研奖项等,需要提供论文的全文、课题立项和结题报告、获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教学情况则包括指导实习医生、住院医生的记录,参与医学教学课程的大纲、教案等材料。

    填写申报表格:按照规定格式填写职称评审申报表格,内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学历学位、工作经历、专业技术工作概述、业绩成果等详细信息。确保表格内容真实、准确,并且与提供的证明材料相符。


  2. 单位审核阶段

    初步审查:医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职称评审管理部门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的形式审查。检查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基本信息是否准确等。例如,查看是否提供了所有论文的发表期刊封面、目录和正文复印件,科研项目的参与证明是否完整等。

    业绩核实:单位会对申报人提供的临床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核实。对于临床工作业绩,会通过查阅医院内部的医疗记录系统、病例档案等方式进行验证。对于科研成果,可能会与相关科研机构、期刊编辑部联系,核实项目参与情况和论文发表的真实性。

    单位推荐:如果申报人材料真实有效且符合单位的推荐条件,单位会出具推荐意见。推荐意见通常会对申报人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业绩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明确表示单位同意推荐该医生参加职称评审。


  3. 主管部门审核阶段(如有)

    在一些地区,申报材料还需要经过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核。这些部门会从行业规范、政策执行等角度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例如,检查申报人的执业资格、医疗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职称评审与行业管理的要求相契合。


  4. 专家评审阶段

    组建评审委员会: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等相关单位,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这些专家包括医学领域的资深教授、主任医师、科研专家等,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材料评审:评审专家会对申报医生的材料进行详细评审。首先会查看申报人的基本情况和业绩成果,如论文质量、科研项目的水平和意义、临床工作的难度和成效等。然后根据评审标准,对申报人在专业技术能力、学术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打分或评价。

    面试答辩(部分情况):对于一些职称级别较高或者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可能会要求申报医生进行面试答辩。答辩内容通常涉及医学专业知识、临床案例分析、科研思路和成果应用等方面。专家通过答辩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申报人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


  5. 公示和结果通知阶段

    公示评审结果:评审结束后,评审结果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一般会在单位内部、卫生健康部门网站或者其他指定的公示平台上公布通过评审的医生名单,公示期通常为 7 - 15 天左右。在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对评审结果提出异议。

    异议处理:如果收到异议,评审机构会对异议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异议成立,例如发现申报材料存在造假等问题,会对评审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取消涉事医生的评审通过资格。

    结果通知:公示无异议后,会正式通知申报医生职称评审的结果。通过评审的医生将获得相应的职称证书,职称晋升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