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论文发表时如何确保论文的保密性?
时间:2024-05-22 10:30:36
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工作者所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正迅猛增长。这些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广泛交流与发表,充分展现了科研的国际化趋势。然而,这一趋势也为保密审查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推动科技交流与确保信息保密之间找到平衡,防止科研论文中的敏感信息外泄,已成为保密审查工作的核心议题。
审查主体
在科研论文的保密审查中,明确保密责任主体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责任主体主要包括论文的作者、作者所属单位、论文的出版发行方以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每一方都需根据自身的角色与定位,切实履行保密审查的职责。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论文的作者是涉密论文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对论文的内容、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性能参数等关键信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所在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则负责对涉密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把关。对于国内论文的出版发行方而言,他们通常会在论文发表前要求作者提供非涉密证明,以此履行告知义务。而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则主要承担业务指导的职能,虽然难以对每篇论文进行具体审核,但其提供的指导与支持仍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国外期刊在出版前并不要求进行保密审查,这更加凸显了作者和单位相关部门在投稿前自觉履行保密审查职责的重要性。
审查制度
论文的保密审查涉及涉密论文和非涉密论文两大类。对于需要公开发表的涉密论文,我们必须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并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脱密处理。常用的脱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对于涉及高度机密事项的论文,我们应坚决避免发表,以从根本上消除论文失泄密的可能性;其次,对于能够进行脱密处理且不会泄露机密的论文,我们可以用非保密的类似概念或同类概念来替代保密概念,进行名词的替换;再次,我们可以对涉密的工艺流程或设计进行简化处理,在保持整体性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凝练,对关键信息做到点到为止;最后,我们还可以在不违背科学原理的前提下,对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的范围化和模糊化处理。
对于非涉密论文的审查,虽然其复杂性相对较低,但同样需要一套完善的保密审查流程。这一流程包括:首先,论文的所有署名人需要对论文内容作出非涉密承诺,明确论文的责任主体;其次,论文作者所在部门作为保密审查的第一道关卡,其相关负责人需要对论文内容的审查意见进行签名确认;最后,科研管理部门作为论文保密审查审批的最后关口,需要对论文是否涉及管理范围内的涉密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盖章确认,同时对投稿论文进行存档备案,以确保整个流程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审查方法
在保密审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一是来源核查法,即对于基于科研计划项目产出的论文成果,如果原项目涉密,则整体研究成果不能公开发表。如果研究者选择部分内容进行了脱密处理并经审查确认不涉密后,可公开发表,但在标注项目名称时需注意脱密处理。二是对照排查法,通常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在保密范围所列的条款中选取关键词对科研成果进行全文查验,比对相应的保密法律法规以确保论文不涉密。三是内容鉴别法,这一方法需要逐一分析论文内容对敏感技术或领域中易造成失泄密的点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内容审查不仅涵盖文字部分如材料配方、性能参数等还应包括图片、表格、流程图等辅助性内容。
综上所述科研论文保密审查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我们必须完善相关措施严把科研成果保密关。管理部门应规范科研论文保密审查管理制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科研论文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以确保科研论文的信息安全维护国家秘密和经济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