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专利实审和授权的区别

时间:2024-03-08 09:58:04

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会经历多个不同的阶段,包括实审和授权等。对于不了解这些阶段含义的人来说,很难全面理解专利申请的整个进程以及各个阶段之间的差异。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专利实审和授权之间的区别。

专利实审与授权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们的含义不同。实审,即实质审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申请中关于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实质性内容进行深入审查的过程。自专利申请日起3年内,申请人可以随时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实质审查。如果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出实质审查请求,那么该申请将被视为撤回。而授权则意味着发明技术已经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严格审核,正式成为了一项专利,离获得专利证书只有一步之遥。换句话说,实质审查只是审核过程的一部分,其结果可能是通过也可能是不通过,未通过的专利申请自然无法获得专利证书。而授权则是专利申请的重要里程碑,只要申请人及时办理登记和缴费手续,就能顺利获得专利证书。因此,相对而言,处于实质审查阶段的专利含金量通常不如已经授权的专利。

其次,它们的对象不同。专利类型主要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实质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特有的环节,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则进行的是形式审查。然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专利申请,都必须经过授权这一环节才能获得专利证书。

最后,实审和授权在性质上也存在差异。实质审查是一个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完成。而授权则是实质审查或形式审查通过后的结果,是专利申请走向成功的终点。对于发明专利而言,只有通过实质审查才能获得授权,进而获得专利证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