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相伴相依?且看GLP-1RA如何助力“三高”共管
时间:2023-12-12 10:15:19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常统称为“三高”,是心血管疾病(CVD)发病和死亡的3项主要危险因素,许多患者“三高”并存,导致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成倍增高1。新型降糖药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降糖疗效,同时兼具降压和改善血脂等多重获益2。本期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史晓光教授深入探讨GLP-1RA如何助力“三高”共管,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亟需关注:我国“三高”患者数量庞大,而综合达标率极低
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2.8%、27.9%和40.4%。“三高”常常合并存在,据统计,我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人数已经高达数亿1,但是“三高”达标率极低,一项发布于顶级学术期刊《内科学年鉴》的全国性横断面研究显示,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综合达标率仅为4.4%,远低于美国(21%)、加拿大(15%)和日本(16%)2。《“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指出,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都是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对“三高”患者需综合管理,将血糖、血压和血脂等临床指标尽可能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图1)。
不可轻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加速心血管事件进展
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经常相伴相依。《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血脂紊乱是CVD的重要危险因素3: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面,3B研究显示,约3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而血压、血糖控制同时达标者仅有14%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显著增加,也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一项系统性综述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导致CVD风险增加3-6倍5。
➤在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方面,约67.1%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而血糖、血脂同时达标率尚且不足两成1,4。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卒中、冠心病及外周动脉疾病)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T2DM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甘油三酯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和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其中,LDL-C是AS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兼顾心血管风险,综合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达标。
面面俱到: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全方位助力T2DM患者代谢复合终点达标
近年来,GLP-1RA作为一类新型降糖药物,因降糖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风险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T2DM的治疗。随着其改善心血管等多重获益的证据不断完善,该类药物在T2DM治疗指南中的地位逐渐提高7。基于充分的医学循证依据,GLP-1RA已成为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的T2DM合并ASCVD或高危因素患者的一线用药方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2023)》强调,对于合并ASCVD/高危因素,心衰、慢性肾脏病的T2DM患者,应选择经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8(图2)。《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推荐,对于伴有ASCVD或CVD高危人群,建议优先使用经证实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9。
目前,司美格鲁肽是我国首个且唯一具有心血管适应证的GLP-1RA周制剂,其具备强效降糖的获益:SUSTAIN1~5、7~9研究及SUSTAIN China中国队列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治疗可使HbA1c达标率(HbA1c<7%)高达86%10-18。此外,司美格鲁肽还可助力T2DM患者共同管理血糖和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从而预防CVD进展:2023 ADA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旨在比较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每周1次,皮下注射)和安慰剂治疗达到代谢复合终点的T2DM患者比例,对来自SUSTAIN 1-5、7-10和SUSTAIN中国研究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司美格鲁肽0.5 mg和1 mg治疗的T2DM患者代谢复合终点达标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0.5 mg:比值比(OR) 2.40,95%置信区间(CI):2.03~2.84;1 mg:OR 3.64,95%CI:3.17~4.17](图3)。此外,司美格鲁肽0.5mg和1.0mg达到代谢复合终点的受试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3.7% vs 32.0% vs 11.5%,P<0.0001)19。
综上所述,我国“三高”患者数量与日俱增,然而综合达标率仍处于极低水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加剧心血管事件进展,使患者病情雪上加霜。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推荐对于合并ASCVD或高危因素的T2DM患者,应选择经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RA,其中,司美格鲁肽可显著提高T2DM患者代谢复合终点达标率,助力T2DM患者共同管理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是“三高”患者的一大福音。
参考文献:
[1]"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3, 06(1) : 1-11.
[2]Zhong VW, et 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3 Aug 1.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37(4):88.
[4]王增武.推进“三高”共管,全面防控心血管病[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3,23(02):1-2+11.
[5]Sawami K et al. Hypertens Res. 2023 Aug;46(8):189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