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学杂志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为什么SCI被撤的论文大多在医学领域?

时间:2023-11-10 09:39:04

为什么SCI被撤的论文大多在医学领域?

1. 中国医学研究论文数量庞大

中国医学科研领域发展迅速,占据了大量的SCI文章发表数量。由于数量庞大,撤稿率也相对较高。医学领域研究的复杂性和临床实践的特殊性导致了医学文献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2. 医学研究存在的激励机制问题

部分科研人员存在“发表即立功”的思想,为了追求高数量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可能会出现科研不端行为,如数据串改、剽窃等。这种行为在医学领域尤为突出,也成为撤稿的重要原因。

3. 医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容易受到干扰

医学研究中涉及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容易受到干扰,例如患者选择、样本量不足、结果解读错误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最终被撤回。

4. 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绝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在医学领域时有发生,如虚假研究、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被揭露后,论文往往会被撤回。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医学研究的可信度和学术声誉。

5. 医学研究存在的时间紧、压力大问题

医学研究的时间紧、压力大的特点,导致研究者可能会忽视严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为了赶上截稿时间或满足资金要求,可能会掉以轻心,从而导致研究质量不佳。

6. 医学领域的研究课题多样性

医学领域涉及的课题范围广泛,研究设计和实施的复杂性较高。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更加复杂,容易受到干扰,导致结果不稳定。

7. 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问题

部分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存在问题,审稿人和编辑对论文质量的审核不严格,容易出现不符合标准的论文被接受并发表。这也是导致被撤论文较多的原因之一。

8. 政绩考核及科技评价体系推动“论文产业化”

政绩考核及科技评价体系中对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的要求过高,导致了一些科研机构和研究者“论文产业化”的现象。为了达到政绩考核和科研评价的指标,可能会出现抄袭、伪造数据等行为,从而增加了被撤论文的风险。

以上是导致SCI被撤的论文大多在医学领域的一些可能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从学术期刊、科研机构和学术界等方面加强监管和规范,更需要强化研究者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研究质量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