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 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 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 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中国康复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8 14:47:17
一、投稿要求
本刊已全面采用网上投稿系统在线投稿。
1.1 本刊欢迎以下来稿:医学康复实验研究,临床各类疾病的康复探讨、评定、治疗、经验交流、学习动态、综述、讲座、会讯以及有关康复方面的国内外最新成就、信息等。主要栏目有医学康复,康复护理,康复工程,康复管理,职业康复,社区康复,教育康复,康复教育及专项康复等。
1.2 网站上传稿件后,请同时上传单位介绍信扫描件。我刊介绍信模板在网站首页“作者中心”处下载。
1.3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市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上传基金证明文件,并在文稿第一页中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1.4 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刊出相关:“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每篇来稿须付50元稿件处理费。
1.5 本刊对文稿有删节及文字修改权。本刊录用的稿件还会以光盘版和网络版形式出版,凡不愿在光盘版、网络版发表者,请注明,未注明表示同意。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并赠第一作者当期杂志2本。
二、文稿要求
2.1 内容:文稿内容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作者可以论证型、研究报告型、发现型、发明型、计算型、综述型及讲座型等形式书写。字数一般限在6000字内,字符数不超过15000。
2.2 题目:用最简洁、醒目、恰当易读易记词语构成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2.3 作者: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第一作者须署上自己的出生年、性别、职称、研究方向。署名人应按对论文工作贡献大小顺序排列,并写出作者工作单位、通信地址、电话及邮政编码等联系方式。
2.4 摘要:论著须附约300~500字的中英文摘要,简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并写出3~5个中英文关键词。
2.5 前言:介绍文稿背景、相关领域中前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者意图、技术设计等,力求简洁。
2.6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研究范围、方法、时间、观察对象和特性、试验用材料、设备、试剂与药品及计量手段、研究或计算分析所用软件、统计方法、有图(表)的按先后次序编码,并附图(表)题。表均采用三线表。图(表)应清晰规范,不可折损。
2.7 结果:试验结果应实事求是,用语简洁、准确,内容客观、科学、完备,让事实及数据说话,尽量用表、图及照片描述。
2.8 图表:文中表的内容不应和正文重复。线条图要求清晰,对比度好,大小尽量一致,病变部位可用箭头标注,并将图片以TIF格式上传至本刊网站。
2.9 讨论:由实验或观察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该文尚待解释、解决的问题,与其它发表过的论文有无异同,本论文在理论与实用上的意义、价值以及建议等。
2.10 参考文献:文稿中有关引用资料以近期出版的期刊及著作为主,应用的资料必需是正式发行的出版物,按在文稿中首次出现的顺序编码,并用方括号标注如“曾敏等[1]报道”。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将作者的前1~3名列出,3名后加等。①著作: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码.②期刊:作者.文稿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英文文献刊名按照标准简称(PubMed)格式表示。每条文献请添加DOI号。
2.11 统计学符号: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x;③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写出具体检验值,如t、χ2、q值等。数字书写实行三位分节法,如2,431改为2 431,但年份、页数、部队翻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用三位分节法,如8241部队。
2.12 缩略语:在正文中第一次使用时必须先写出中英文全称,然后注出缩略语。